头部

博仁考研官方微信

学硕与专硕的区别     心理学考研学校排名     就业前景

010-5920-1658
13370115958(同微信)

当前位置  |  主页 > 最新资讯 >   

地震灾区中小学开展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lzy      2017-08-29       阅读量:

地震灾区中小学生进行科学、有序、持续的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依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在总结灾后心理应及援助工作的基础上,制定本纲要。

一、总体要求

灾区中小学生的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规律,运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创伤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帮助中小学生充分调动内在的心理资源和力量,重建心理内部的平衡,逐步、稳定地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性。地震灾区中小学生的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遵循中小学生灾后心理康复的发展阶段和过程,把握灾后中小学生心理康复的特点和规律,科学、有序、持续地进行。要在专家的指导下、结合各个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工作,避免对学生造成再次伤害。

2.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每个学生受地震影响的不同程度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心理辅导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康复能力。尊重每个学生灾后表现出的不同身心反应,以平等、接纳、真诚和同感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避免给学生贴标签。

3.坚持分阶段开展。地震灾区中小学生的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要在重点对受灾学生的心理创伤程度进行诊断、转介和治疗后,转向发现、建构和发挥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内在心理力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实现灾后心理重建中他助和自助的结合。

4.坚持分人群开展。在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辅导与教育活动的同时,重点关注丧亲、孤残以及个别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学生,及早地鉴别、诊断并开展个别咨询和治疗,避免个别学生发展成创伤后应激障碍,对其一生带来负面影响。

三、工作目标

1.地震灾区中小学生的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总目标是:建立工作的长期机制,转化全体学生灾后出现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提升学生面对灾难和挫折的心理复原力,培养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帮助学生深刻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促进学生人格在灾难面前的升华。

2.地震灾区中小学生的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目标是:帮助学生积极地面对并转化灾后的各种负面情绪,学习有效的情绪管理方法;正确地认识、评价并悦纳自我,发现自己身上的正向心理资源,重建对自我和生活的自信心,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重建良好的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增强归属感和认同感;坦然面对灾难,发现生命的积极意义,珍惜每一天的生活;更懂得关爱自己和他人,学习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发现、鉴别少数灾后身心反应特别强烈的学生,以尊重、接纳的态度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必要时转介到相关的专业机构,使他们尽快摆脱地震带来的阴影,逐渐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四、主要内容

地震灾区中小学生的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和创伤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要点,帮助学生以正常、接纳的眼光看待自己灾后出现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感受并获取周围环境中的社会支持;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重建人际关系;正确认识并调整灾后出现的各种负面情绪;积极地看待灾难和各种挫折;初步掌握心理保健的常识等。其重点是帮助学生在灾后心理、学习和社会技能等方面掌握必要的常识,并学习基本的应对方法和技巧。

小学低年级的主要内容包括:帮助学生认识并适应周围的新环境,在与同伴、老师的相互支持中建立新的认同感和安全感;认识灾后出现的恐惧、悲伤、愤怒等各种情绪,并在老师的带领下恰当地表达并调整情绪;增强对地震等灾难的认识,提高地震逃生意识和能力,增强可控制感;正确认识灾后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提升学习的自信。

小学高年级的主要内容包括:帮助学生在与同伴、老师的相互支持中建立新的认同感和安全感;正确认识灾后出现的各种负面情绪,并学习简单的情绪管理方法;增强对灾难本身的认识,了解每一个人在灾难面前的力量和具体的行动,增强可控制感和自我价值感;练习地震逃生等技能,增强危机应对的意识和能力;认识死亡,体验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掌握学习方法,感受学习的乐趣;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提高面对灾难和挫折的耐受力。

初中年级的主要内容包括:帮助学生感受并主动获取外在的支持和帮助;逐步学会认识、调整和转化灾后出现的愤怒、悲伤、内疚等各种情绪;加强自我认识和自我悦纳;以平和的心态看待灾后出现的各种学习问题,增强学习技能,发展学习能力;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沟通,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提高在灾难和挫折面前的心理复原力;以积极的心态看待灾难和生活意义。

高中年级的主要内容包括:帮助学生珍惜现有的人际关系,并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能主动地认识并转化灾后出现的愤怒、恐惧、悲伤、内疚等各种情绪;加强自我认识和自我悦纳;增强危机意识,了解危机的积极意义,从容面对各种危机,提高问题解决能力;了解生命的意义,学会将苦难转化成奋斗的动力;提高在多重压力下努力学习的能力,掌握高考考前心理调整的方法;提高在灾难和挫折面前的心理复原力,增强对未来的生涯规划。

五、途径和方法

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开展地震灾区中小学生的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不同受灾严重程度的地区,应根据本地区学生的实际特点和需要灵活地选择和使用,要充分发挥各种方式和途径的综合作用,提高灾后心理辅导与教育的效果。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合适的形式开展灾后心理辅导,小学以游戏和活动为主,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高中以体验和调适为主。

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灾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或专题讲座。包括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行为演练、游戏辅导、影片欣赏和价值观辨析等方法,旨在普及灾后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灾后心理调适的方法,重建积极的心理品质。要注意防止灾后心理辅导教育学科化和标签化的倾向。

开展班级团体辅导。根据全班学生的特点,设计、开发班级团体主题和活动方案,开展各种生动活泼、体验性强的活动,通过师生的参与和互动,促进学生对自我的了解,体验支持和被支持,增强安全感和自信心。应注意在班级团体辅导活动中发现并鉴别特别需要帮助的学生,对他们实施个别咨询和辅导,必要时转介到相应的专业心理机构。班级团体辅导应由受过专门团体辅导训练的心理老师开展。

开展个别咨询与辅导。开设心理咨询室,由受过专业心理咨询训练的心理老师对学生开展一对一的心理诊断、咨询、辅导和矫治工作。对于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应及时鉴别并转介到相关专业机构。

地震灾区中小学生的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要与日常学科教学有机地融合。学科教学中应渗透心理辅导和教育的内容,要挖掘各学科中隐性的心理辅导的教育内容,与显性的灾后心理辅导教育内容有效整合,并予以贯彻落实。

要充分利用班、团(队)会、校会、网络、墙报、板报等形式,全方位、全过程地开展灾后心理辅导与教育。

地震灾区中小学生的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要渗透于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要实现全员参与。

地震灾区中小学生进行科学、有序、持续的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依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在总结灾后心理应及援助工作的基础上,制定本纲要。

一、总体要求

灾区中小学生的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规律,运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创伤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帮助中小学生充分调动内在的心理资源和力量,重建心理内部的平衡,逐步、稳定地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性。地震灾区中小学生的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遵循中小学生灾后心理康复的发展阶段和过程,把握灾后中小学生心理康复的特点和规律,科学、有序、持续地进行。要在专家的指导下、结合各个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工作,避免对学生造成再次伤害。

2.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每个学生受地震影响的不同程度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心理辅导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康复能力。尊重每个学生灾后表现出的不同身心反应,以平等、接纳、真诚和同感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避免给学生贴标签。

3.坚持分阶段开展。地震灾区中小学生的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要在重点对受灾学生的心理创伤程度进行诊断、转介和治疗后,转向发现、建构和发挥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内在心理力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实现灾后心理重建中他助和自助的结合。

4.坚持分人群开展。在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辅导与教育活动的同时,重点关注丧亲、孤残以及个别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学生,及早地鉴别、诊断并开展个别咨询和治疗,避免个别学生发展成创伤后应激障碍,对其一生带来负面影响。

三、工作目标

1.地震灾区中小学生的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总目标是:建立工作的长期机制,转化全体学生灾后出现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提升学生面对灾难和挫折的心理复原力,培养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帮助学生深刻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促进学生人格在灾难面前的升华。

2.地震灾区中小学生的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目标是:帮助学生积极地面对并转化灾后的各种负面情绪,学习有效的情绪管理方法;正确地认识、评价并悦纳自我,发现自己身上的正向心理资源,重建对自我和生活的自信心,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重建良好的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增强归属感和认同感;坦然面对灾难,发现生命的积极意义,珍惜每一天的生活;更懂得关爱自己和他人,学习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发现、鉴别少数灾后身心反应特别强烈的学生,以尊重、接纳的态度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必要时转介到相关的专业机构,使他们尽快摆脱地震带来的阴影,逐渐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四、主要内容

地震灾区中小学生的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和创伤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要点,帮助学生以正常、接纳的眼光看待自己灾后出现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感受并获取周围环境中的社会支持;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重建人际关系;正确认识并调整灾后出现的各种负面情绪;积极地看待灾难和各种挫折;初步掌握心理保健的常识等。其重点是帮助学生在灾后心理、学习和社会技能等方面掌握必要的常识,并学习基本的应对方法和技巧。

小学低年级的主要内容包括:帮助学生认识并适应周围的新环境,在与同伴、老师的相互支持中建立新的认同感和安全感;认识灾后出现的恐惧、悲伤、愤怒等各种情绪,并在老师的带领下恰当地表达并调整情绪;增强对地震等灾难的认识,提高地震逃生意识和能力,增强可控制感;正确认识灾后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提升学习的自信。。

小学高年级的主要内容包括:帮助学生在与同伴、老师的相互支持中建立新的认同感和安全感;正确认识灾后出现的各种负面情绪,并学习简单的情绪管理方法;增强对灾难本身的认识,了解每一个人在灾难面前的力量和具体的行动,增强可控制感和自我价值感;练习地震逃生等技能,增强危机应对的意识和能力;认识死亡,体验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掌握学习方法,感受学习的乐趣;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提高面对灾难和挫折的耐受力。

初中年级的主要内容包括:帮助学生感受并主动获取外在的支持和帮助;逐步学会认识、调整和转化灾后出现的愤怒、悲伤、内疚等各种情绪;加强自我认识和自我悦纳;以平和的心态看待灾后出现的各种学习问题,增强学习技能,发展学习能力;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沟通,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提高在灾难和挫折面前的心理复原力;以积极的心态看待灾难和生活意义。

高中年级的主要内容包括:帮助学生珍惜现有的人际关系,并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能主动地认识并转化灾后出现的愤怒、恐惧、悲伤、内疚等各种情绪;加强自我认识和自我悦纳;增强危机意识,了解危机的积极意义,从容面对各种危机,提高问题解决能力;了解生命的意义,学会将苦难转化成奋斗的动力;提高在多重压力下努力学习的能力,掌握高考考前心理调整的方法;提高在灾难和挫折面前的心理复原力,增强对未来的生涯规划。

五、途径和方法

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开展地震灾区中小学生的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不同受灾严重程度的地区,应根据本地区学生的实际特点和需要灵活地选择和使用,要充分发挥各种方式和途径的综合作用,提高灾后心理辅导与教育的效果。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合适的形式开展灾后心理辅导,小学以游戏和活动为主,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高中以体验和调适为主。

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灾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或专题讲座。包括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行为演练、游戏辅导、影片欣赏和价值观辨析等方法,旨在普及灾后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灾后心理调适的方法,重建积极的心理品质。要注意防止灾后心理辅导教育学科化和标签化的倾向。

开展班级团体辅导。根据全班学生的特点,设计、开发班级团体主题和活动方案,开展各种生动活泼、体验性强的活动,通过师生的参与和互动,促进学生对自我的了解,体验支持和被支持,增强安全感和自信心。应注意在班级团体辅导活动中发现并鉴别特别需要帮助的学生,对他们实施个别咨询和辅导,必要时转介到相应的专业心理机构。班级团体辅导应由受过专门团体辅导训练的心理老师开展。

开展个别咨询与辅导。开设心理咨询室,由受过专业心理咨询训练的心理老师对学生开展一对一的心理诊断、咨询、辅导和矫治工作。对于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应及时鉴别并转介到相关专业机构。  

地震灾区中小学生的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要与日常学科教学有机地融合。学科教学中应渗透心理辅导和教育的内容,要挖掘各学科中隐性的心理辅导的教育内容,与显性的灾后心理辅导教育内容有效整合,并予以贯彻落实。落实。落实。

要充分利用班、团(队)会、校会、网络、墙报、板报等形式,全方位、全过程地开展灾后心理辅导与教育。

地震灾区中小学生的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要渗透于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要实现全员参与。

 页脚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咨询电话:010-5920-1658 / 13370115958
办公地址:北京师范大学(南院) 京师科技大厦A座 10层
企业邮编:100875
官方网址:www.borenkaoyan.com
企业QQ :800111578
企业邮箱:borenkaoyan2006@163.com